美容仪自从面世以来就一直面临着“智商税”的困扰,那么今天一起来了解下美容仪强大的功能之一RF射频的原理究竟是什么,到底是不是伪科学吧!
RF射频,RF全称为Radio Frequency(高频交流变化电磁波),RF射频是指在正负电极之间产生大小和方向随周期变化的电流(交流电),电流产生的电场与磁场生成电磁波,这一电磁波波动的周期是300KHz~300GHz(300,000次/秒到300,000,000,000次/秒)之间。实在不理解可以参考日常生活电器微波炉,其实也是电磁波加热。
那RF射频怎么起到美容的作用呢?
因为人体组织是一个导电体,当射频电流经过皮肤组织真皮层时,皮肤细胞内的带电粒子会对射频电波产生阻力,从而在快速变换的电磁场中产生震荡引发热量。当真皮层中的热量累积到一定程度,破坏已有的胶原蛋白三螺旋结构,促进分子发生紧缩,同时负责产生胶原蛋白分子的成纤维细胞生成新的胶原蛋白分子,在长期使用的情况下增加真皮层胶原的总数量,达到去皱、紧致的效果。
活体细胞与射频形成完整电路是1920年 Lakhovsky提出的,2002年11月美国FDA也正式通过了射频美容仪技术和产品,至今国内外医院、医美机构、实验室、品牌商都对射频美容仪做了大量临床试验,结果都是有效的。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家用美容仪的RF射频功能都是好用的,具体要看以下的核心性能行不行?
1、 射频频率足够合适,从而可以形成高频率的震荡来加热真皮温度到 60℃~75℃;
2、 射频深度足够深,从而可以作用到真皮层的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而不是只作用于表皮或者皮下组织;深度取决于射频频率,射频头数量和距离;
3、 温度控制足够智能,射频过程中真皮温度都会超过60℃,但如果直接把60℃贴到皮肤上那你会痛得不要不要,而且也会引起表皮发红,甚至水泡;
为了满足以上的核心性能,医用射频为了达到更快更深层的治疗,所以采用单极、频率更高、功率更大、也更痛,需要专业人员操作。而家用射频仪在兼顾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原则下,家用射频仪最理想的配置是双极射频90Khz*1Mhz频率。 多级射频目前主要就是多个双极射频的叠加,这样可以让整个作用面能量分布更加均匀。市面上常见的多极有4头,6头,相对而言如果是多极射频头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