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输入验证码,即可复制
微信扫码下载好向圈APP, 登陆后即可进入消息页面查看验证码
只需要3秒时间
作者|湖北省英山县温泉小学 段海媛


心得|怎样读书?-1.jpg

今年暑假,学校发出教师假期阅读一本好书的倡议,在暑假期间,我阅读了金克木、叔本华、爱因斯坦、罗斯金、邦达列夫、朱光潜这六位名人、大家的《读书论》,下面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一、读书很重要

书籍是过去人类精神遗产的宝库,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读书就是我们承袭前人智慧的重要途径。作为教师要经常看书,要以身作则引导学生了解既有的学问。

读书是培养高雅兴趣的有效方式、是校内课程的补充、是发掘和培养自身兴趣、爱好的有效途径、是得到正确的知识,学到治学的精神和方法。在这样的传承下,我们沿袭前人智慧后,才有较好的基础,发挥自己的微光!

心得|怎样读书?-2.jpg

二、读书的误区

朱光潜先生总结读书的二大流弊:

一是书多使读者不专精。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读了很多书,前面看,后面忘,看了什么,自己也不知道。更有浮躁的人,把看书多当做炫耀的资本 ,以本数来当做吹嘘的资本,或者断章取义,拽词咬文嚼字!

二是书多使读者迷失方向。如今,任何一种学问的书籍都可以装满一图书馆,如果阅读不得法,一方面,淹没在书堆里,另一方面,东打一拳,西路一脚,看书最终就只是消耗了心神,没有太大的收获!这样的结果是因为自身没有掌握读书方法,没有明确必读书的范围,而不是读书无用!

心得|怎样读书?-3.jpg

三、读书的正确方法

1、各个学科的书籍有它的"密码本"发现其中的头绪、结构、系统找到绝大多数书的基础书,先读起来。

2、"望风而动"几乎无人不读的学科专著书籍必须读,不然就不能读懂堆在那上面的无数的"衍生"书。

3、各个领域的泰斗式人物的言论、观点、工具书必须了解要不然看再多的边缘书,都犹如隔靴搔痒。

4、凡是值得读的书至少读两遍,第一遍快读,了解全篇主旨,第二遍慢读,批判的态度,观看书的内容。

5、读过的书,做笔记和写下自己的思考,既可以帮助我们记忆,也可以逼我们仔细的思考。

6、以写促读,读写结合。以写促进读的效果,以读促进写的质量!朱光潜先生在《如何把"死知识"变"活"》这篇文章中说:"看过一部书,我喜欢就那部书做篇文章;研究一个问题,我喜欢就那问题做篇文章;心里偶然想到一点道理,也就马上把它写出须笔记纲要、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见。

心得|怎样读书?-4.jpg

四、多读经典

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如其十部书都只浏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

经典要反复的读。无论是金克木、还是叔本华、爱因斯坦、罗斯金、邦达列夫、朱光潜,每个大家都在跟我们说,经典是源头,是必读的,并且要反复的读。

心得|怎样读书?-5.jpg

五、保持一颗童心

金克木先生曾自嘲{我不是专家,也许可以成为杂家,是摆地摊的,零卖一点杂货}然而这个自嘲(摆地摊)的奇特老头直到70岁还保持着17岁少年的好奇心,他的体内仿佛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看书极杂,却对别人看书多么好奇!我觉得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促成金老学贯古今,学识渊博的重要因素!

要不然以金克木先生小学毕业这样的低起点,如何能得到精通多学科、学领域的程度,如何能做到精通多国语言,在北大等多所学校任教呢!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着他不断地探索!没有好奇心的人,学一门都是味同嚼蜡......更不用奢求博古通今、多学科融会贯通了!

心得|怎样读书?-6.jpg

六、形成正确的读书观和方法论

1、明确自己的心意和兴趣,愿意用"心血、机智、学问去沉入书中,进入作者的思想,与作者深度链接

2、舍得用自己、舍得思考,舍得做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3、当然喽,好的身体是我们去书中探寻瑰宝的资本,平时要注意锻炼身体

4、我们读书时,要虔诚而虚心,只有这样才能听得进他人的声音,才能汲取新鲜的营养,增加自己的内力

5、要做好长期准备。进阶之旅,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一本好书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读懂、读透的,正因为如此,它才值得我们读,才能带我们进入我们不擅长的"世界",对我们有所启发!

这就需要我们坚持得时间长一些,即使这个过程令我们感到神疲力倦,但是因为它是十分有用的。我们也得克难奋进。

6、我们 所探寻的真金便是作者的心灵或意思,智者的的文字,我们读起来,肯定不容易,但是也不是说,完全没有办法读懂。我们沉下心来,一点点攻破,肯定连点成片

7、读书要有追求,知难而进。读书读至深处,要"一处不懂,十日不放",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态度,勿求速,务求精,学到尽可能多的超出书本的知识。反对那种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反复仔细琢磨,认真钻研,从词汇、句读、章节到全文意义,哪一方面也不放过。这方面前人很有心得,有诗为证:"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昧长。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我们每个人再优秀,也不能跳脱我们的 历史和祖先去求发展,而作为历史传话筒的书籍就是我们最好的朋友,最好的捷径。重视书籍,精选智者的书籍,以端正的心态,好的方法论,读好书,是我们人生当中不可或缺的第二生活!
(编辑 龙戈)
读书圈
29372 查看 11 0 反对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立即注册

  • 391

    2021-3-17 10:56:41 使用道具

    来自: 北京来自: 北京来自: 北京来自: 北京
    以端正的心态,好的方法论,读好书,是我们人生当中不可或缺的第二生活!
  • 诸葛木叶

    2021-3-18 11:45:06 使用道具

    来自: 北京来自: 北京来自: 北京来自: 北京
    作者读书方法值得点赞,为年轻人树立了榜样,特别是青年老师点亮了一盏灯,现在的年轻人有多少能沉下来,每月读几本书?好文!好文建议头条广泛推广之,掀起全民读书热,读书潮,特别是在年青人中。该文有广泛的社会意义,真正意义上的正能量,我们都应该宏掦这种正能量!!!
  • 一天一点点

    2021-3-19 14:35:22 使用道具

    来自: 中国农业大学来自: 中国农业大学来自: 中国农业大学来自: 中国农业大学
    湖北作家协会的前辈,帮忙发的文,感谢引荐和鼓励❤
  • tangjunq000

    2021-3-20 01:22:27 使用道具

    来自: 北京来自: 北京来自: 北京来自: 北京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
    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
    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玫瑰]
  • j_amanda

    2021-3-20 21:58:45 使用道具

    来自: 北京来自: 北京来自: 北京来自: 北京
    文章写得不错,有深度,老头深感不如!
  • 苍炎之旆

    2021-3-21 14:24:12 使用道具

    来自: 中国来自: 中国来自: 中国来自: 中国
    收藏
  • 忘了哭的男人

    2021-3-22 14:48:50 使用道具

    来自: 湖北来自: 湖北来自: 湖北来自: 湖北
    转发
  • Cold_cowboy

    2021-3-23 14:03:13 使用道具

    来自: 湖北来自: 湖北来自: 湖北来自: 湖北
    转发了
  • 937

    2021-3-24 07:33:15 使用道具

    来自: 北京来自: 北京来自: 北京来自: 北京
    [赞][玫瑰]
  • 薇薇的爱love0

    2021-3-25 08:49:04 使用道具

    来自: 北京来自: 北京来自: 北京来自: 北京
    [玫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