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区走出来的大学生封志杰身残志坚,以执着、阳光、好学上进的闯劲,在学习之余,把校园创业项目办得有声有色。在了解到他的事迹后,众多市民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现场
残疾大学生为贫困户义卖粉条
平山县东漂村李女士家今年种了8亩地的红薯,她家多年来有制作纯手工粉条的传统,进入冬季以来,也进入制作粉条的旺季。可是,看到库房已经做好的部分粉条,李女士为销路发起愁来。
昨日14时许,在裕华区水韵华庭小区的广场边,印有“为贫困户义卖粉条”的红色条幅格外醒目。“尝尝纯手工粉条吧,没有添加剂。”现场,一名行走不便的大学生和他的同学们不停地向居民介绍着他们的“产品”。
原来,从平山县东漂村走出的残疾大学生封志杰,知道老家的贫困户今年手工粉条销路有困难,决定用义卖粉条的形式来帮帮乡亲们。
“我来两袋吧。”市民王女士说,看到一名残疾大学生为贫困户义卖粉条,她非常感动,家里正好没有粉条,就买了两袋。同时,现场不少市民对同学们的善举表示了赞扬。
讲述
身残志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
昨日17时许,记者随封志杰来到河北师范大学创业孵化园区他的创业工作室,只见一间长方形的办公室里,敞开式的办公桌上物品摆放整齐。刚刚忙完粉条义卖任务的封志杰,这才抽出时间向记者讲述了他的经历。
1996年出生的封志杰是平山县东漂村人,在他12岁的时候,不幸降临到这个少年的头上,由于身患脊柱分裂,手术失败从而导致他行走不便,最终被相关部门评定为四级残疾。然而,这一沉重的打击并没有击垮这位上进的少年。封志杰上进好学,他的父母坚持让他在县里上完职业中学,并在2019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河北师范大学。
创业
即将大学毕业业务调整只为可持续发展
“走上大学生创业这条路纯属偶然。”说起创业,封志杰说的最多的还是感谢身边众多帮助过他的人。那时上学不久,得知学校对大学生创业非常支持,并且有专业的创业孵化园。封志杰告诉记者,他的辅导员李萌老师在知道他的“特殊困难”情况后,给予了很多帮助和鼓励,指导他一边学习一边创业。他的项目在学校的评选通过后,创业孵化园为他免费提供了一间20多平方米的工作室,使他的项目正式走入了正轨。
他和同学们从校园服务业开始做起,到后来的电商项目,做得都很出色。上大二的时候,以封志杰为法人注册了“石家庄素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专门打造校园服务平台,业务主要是以校园快递为主。正在就读大四的封志杰意识到,即将毕业走向社会,校园内的业务对他来说已经不是长久之计了。为了公司的长远考虑,于是在今年初,他将业务拓展到了电商领域。“刚开始从事电商业的前几个月基本是赔钱状态,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包括骨干在内一共9名员工了,最近几个月大家的月收入平均在5000元左右,这些员工全部是在校大学生。”封志杰说。
感恩
他以自己的认真执着、阳光善良
演绎了校园创业故事
封志杰的辅导员,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团委书记李萌告诉记者,由于身体的特殊原因,封志杰刚入学时校院领导就非常重视,提出要在学习和生活上多向他提供帮助,并向学院为他申请了低楼层的宿舍等等生活上的帮助。老师们发现他虽然身体残疾,但心态却很阳光。不能参加军训,他就主动要求每天骑自行车到操场为同学们服务。在班里的班委竞选中,他获得最高票当选为班级心理委员。
李萌称,封志杰积极为大家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排解同学们的不良情绪。在上一届学校举办的心理运动会中,封志杰带领的团队为学院取得团体总分第一名的成绩,立下了汗马功劳。
河北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处刘增奇介绍,大学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创业实践是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国家、各级政府部门、高校都出台了相应的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封志杰因为身体的原因,行动不便,但是他做事认真执着,性格阳光善良等优秀的特点,抓住了校园创业的好政策,用身残志坚的毅力演绎了他在校园创业的故事。
刘增奇说,封志杰入学开始就加入师兄的团队,做起了校园自行车租赁业务,后来组建“素米智慧校园”团队,入驻河北师范大学创业孵化园,在这里赚取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也由此真正开启了他的创业之路。他现在又开始做“农村电商”项目,为自己家乡平山县的农产品代言,帮助乡亲销售纯红薯粉条等产品。虽然业务开展较为困难,但是他不畏艰辛,一次次跑单位团购、一次次做义卖活动,为乡亲的农产品找销售的新途径。刘增奇表示,学校将继续为他提供免费的创业场地,联系创业导师为他把脉指导,助力他创业成功。
稿件来源:石家庄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