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7日,普京迎来了他的70岁生日,这天的他没有为自己举办隆重的庆生仪式,但各国政要依旧送上了祝福和精心准备的礼物。
例如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他身为普京的“小迷弟”,送的礼物自然是别具一格。
普京看着眼前超过六吨重的拖拉机陷入了沉思,卢卡申科哈哈大笑的走过来揽住普京的肩膀。
他用粗大的手指指了指拖拉机道:“这是白俄罗斯牌的拖拉机,是最先进的款式,和我使用的一样,纯手工组装的。”
普京对此感到非常高兴:“如果不是有事在身,我肯定要上去试驾一圈。”随后他握住卢卡申科的手亲切的道:“愿我们友谊长存!”卢卡申科也握着他的手颇为激动。
至于为什么要送普京“拖拉机”这种看似恶搞的礼物呢?卢卡申科在采访中笑着说:“我们可以一起用拖拉机播种面包,然后把它送到欧洲,这样他们就不会在乌克兰偷偷运送粮食,也就不会挨饿了。”
卢卡申科开拖拉机
他这番讽刺的言论引得普京开怀大笑,这个特殊的生日礼物也引得民众十分关注,但说到奇怪的庆生礼物,普京绝对不是头一份。
早在苏联时期,斯大林就曾收到过毛主席赠送的大葱作为庆生礼物,引发了好一阵热议,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特别的外交礼物
1949年10月3日,中国与苏联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苏联作为国际社会中第一个承认中国主权的国家,自然受到了中国领导团体的高度重视。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方就指派代表秘密出访苏联,希望通过谈判来打消苏联领导人对中国新生政权的顾虑,而经过两个月的努力,也终于得到了斯大林的支持。
斯大林
时间来到1949年11月,一则新闻被刊登在各大报社的头版头条——“毛主席访苏会见斯大林元帅”,这则消息迅速引发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
毛主席、斯大林分别作为两国共产党首脑,这次会晤必定是史诗级的。
听闻此消息,美国总统杜鲁门坐不住了,为了防止中苏结为同盟关系,他赶忙发表声明“对于新中国政权美国表示支持,在台湾问题上美国也可以与中国进行进一步的协商。”
这种挑拨的伎俩自然不会令毛主席产生过多的关注,却令身在台湾的蒋介石炸了毛,对于美国这种转变态度的行为,蒋介石和手下大骂其背信弃义。
但暂不谈蒋介石如何破防,就中苏两国来说,为了此次交流的顺利举行,两国都做了万全的准备。
蒋介石
恰逢1949年的12月21日是斯大林的70岁诞辰,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在此方面自然不会失了礼数。
毛主席在深思熟虑后亲自下令,“将一火车皮的山东大葱给斯大林送去。”
于是,1949年12月6日毛主席一行人乘火车带着生日贺礼浩浩荡荡的朝中苏边境驶去,毛主席深知此次出访事关重大,心里也是百转千回。
一方面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上,英美苏三国未经中方同意就宣布外蒙古独立,使外蒙古的广阔地域彻底脱离了中国的版图。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并且苏联领导人还擅自将库页岛、千岛群岛等区域划归苏联,租借的旅顺地区也延期归还,这一行为严重损害了中方利益。
另一方面,中国处于建国初期,是一个经济实力、科学力量、军事实力急需发展的时期,需要同为共产主义政党的苏联的大力援助。
也就是说,毛主席在此次出访中不但要否定国民党代表在雅尔塔会议上签订的协议,让苏联归还强行划走的土地,还要争取苏联援助,与其签订友好互助条约。
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即使是毛主席也没有万全的把握。所以他一路上眉头紧锁,希望找到一个好的对策。
毛主席
毛主席揉了揉胀痛的额头,抬眼望向窗外,此刻火车还没有驶出中国边境,车窗外所有景物向后退去,天空中飘落的雪花也因为疾驰的列车被撕的粉碎,银装素裹的景色倒映在毛主席的眼眸中。
他瞧着中国的一草一木有些失神,耳畔传来的似乎不再是呼啸的北风,而是中国民众对雅尔塔会议不满的呐喊,渐渐的,他紧皱的眉头舒缓下来,眼神也变得犀利与坚定。
抵达苏联
1949年12月16日,在火车上颠沛了十天的毛主席同代表团抵达了苏联。
毛主席坚定的踏上了这片不属于中国的领土,但出乎代表团意料的是,在机场并没有见到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的身影。
1949年12月6日,毛主席在西直门火车站乘专列赴苏联访问
这实在算不上有礼貌,苏联接待方以斯大林手头有紧急事件要处理敷衍了过去,对此,毛主席虽然早有预料,但也不免得心中一沉,看来想要斯大林同意废除旧条约的内容困难重重。
面对如此冷落,毛主席不动声色的朝苏联接待方表达了不满,中方代表团对此表示遗憾的同时,也希望能尽快与斯大林同志见面,以协商旧条约、援助等诸多事宜。
可对方显然是打算以静制动,毛主席在酒店的房间里来回踱步,此时已经是中午了,却仍不见有人来通知见面的消息,这让我国随行人员都非常愤怒。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了主席的沉思。“斯大林元帅已经忙完了手头的事,做好了与您见面的准备。”一名外交官走进来。
1949年12月16日,毛主席一行抵达莫斯科车站
毛主席挥挥手道:“好的,我知道了。”随后转过身,将工作人员递过来的讲话稿件放在桌子上“要跟他谈什么我心里清楚,这些客套话没什么用。”
之后,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与毛主席进行了会晤,两人就旅顺港和中长铁路的归属问题进行磋商,毛主席字字珠玑,将抗日战争时期苏联同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事情娓娓道来。
但斯大林对此有些不以为然:“苏联和中国同作为反法西斯的战胜国,应当不计前嫌和平相处,更何况苏联还在抗日战争中给予了中国大量的援助,你更不应将苏联先前的过错归结于我身上。至于旅顺、中长铁路的问题我们还有待商榷。”
面对斯大林的逃避式回答,毛主席并不吃惊,这与他所料想的分毫不差,但即使斯大林想拖,主席也不准备放弃。
斯大林
既然对方准备一起拖到底,那就干脆顺着他们的意思,毛主席坚定的想着:旧条约一日不解决,就一日不回国,决不能让这种烂摊子再留给后辈。
于是毛主席决定以斯大林的七十岁寿辰为突破口,通过带来的寿礼使得斯大林明白自身的良苦用心,表达出想要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意愿。
到了寿辰当天,整整两万斤的大葱将一众苏联官员震惊的说不出话来,毛主席别具一格的寿礼使苏联外交官们摸不着头脑。
此时,一名山东籍的代表团成员站出来解释道:“在山东,一旦两个人闹了脾气,就可以用一根大葱使二者握手言和,所以大葱也可以说是想要化解恩怨的象征。”
1949年12月,毛主席出席斯大林70寿辰庆祝大会
苏联外交官们这才恍然大悟,对着满满一车厢的大葱不仅感叹着中国的地大物博,也赞叹着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和毛主席的良苦用心。
生日宴会上,毛主席坐在斯大林旁边,是离他最近的一位国家领导人,在上台发言中毛主席在对斯大林给予祝贺的同时也对中苏关系的友好发展做出展望,语言大方得体,充分体现出一国领导人的胸襟与气节。
宴会之后,毛主席趁着间隙再一次向斯大林提出了旧条约的废除等问题,但却再一次被斯大林以诞辰为由搪塞了过去。
毛主席
再次被拒绝的毛主席心中自然是不舒服的,但更令他失望的是长达一个月的平静期,在这段时间内,毛主席再没能等到与斯大林长谈的机会。
“我来这里是谈判的,不是来吃饭睡觉的!”对于斯大林的不闻不问,毛主席气愤的说道,随后他作出决定,拒绝参加苏联举行的任何活动,整日在下榻的地方闭门不出。
不得不说,毛主席这招以退为进当真是妙,可以说是摸准了各方的心理,也打到了斯大林的七寸。
对于高度关注中国领导人出访苏联的美国政府来说,中苏的发展关系是重中之重,在长期不确定中国领导人行踪之下,杜鲁门如坐针毡。
杜鲁门
自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军事力量呈直线式上升,不再像是清政府那般可以被人轻易拿捏了。
在中国这片幅员辽阔的大地上,军事力量属实不容小觑。更何况,自美苏冷战以来两国一直处于平衡状态,犹如天平的两端。
如果中国同苏联结盟,那天平所维持平衡势必会被瞬间打破,为了防止中国倒向苏联,杜鲁门政府在经过缜密的思量之后,果断决定出手。
美国政府以数次活动不见中国领导人为借口大肆发布报道,宣称中国领导人已经被苏联统治者囚禁起来了,违背了人道主义原则。
杜鲁门
这则新闻一发布,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苏联阵营的各国领导人纷纷致电斯大林,在美国的暗中挑唆下,苏联阵营中反对斯大林统治的声音此起彼伏的出现,将其视为“独裁者”的形象,甚至一度造成苏联阵营濒临崩溃。
斯大林被这样的声势整得焦头烂额,他多希望毛主席可以站出来澄清一下,但是风水轮流转,此时轮到毛主席说不了。
“哈哈哈,老美的这一招还真是雪中送炭啊,这次倒要看他斯大林怎么解决了。”这是毛主席踏入苏联土地以来笑的最开心的一次,之前整日盘旋在他眉头上的枷锁不见了。
毛主席坐在沙发上,轻弹手中烟灰,与其他代表团成员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事情发展到现在,已经不是斯大林可以逃避的情况了。
“等着吧,要不了多少时日,他斯大林定会派人请我们‘出山’!”毛主席掐灭手中烟灰,一锤定音道。
事情果然不出毛主席所料,不出几日,斯大林便派一名苏联外交官同主席交涉,毛主席表面上不动声色,其实心底也十分愉快。
“我可以出面澄清美国的谎言,但是你回去转告斯大林,旅顺港和中长铁路的事情没得谈。”主席淡淡的道。
听完手下人的汇报斯大林陷入了沉思,他从不否认旅顺港和中长铁路带来的经济和战略优势,这也正是他不想放手的原因所在。
但苏联阵营的外交危机已经迫在眉睫,权衡利弊之下显然是后者更具有威胁性。想明白这一点后,斯大林也不再犹豫,一咬牙答应了毛主席的要求。
随后,一份联合声明被公开,中苏两方一同声称美国所言为虚,劝诫广大苏联阵营国家不要被美国的花言巧语所蛊惑,要坚信苏联共产党的领导方向,永不动摇。
这份声明既无情的拆穿了美国的谎言,使其如意算盘落空,更使得苏联的外交危机得以解除,为斯大林废除旧条约提供了契机。
1950年2月14日,中苏政府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为中苏友好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随后又签订了旅顺港、中长铁路的归属条约,使中国的领土权益趋于完善。
1950年2月14日,毛主席和斯大林出席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字仪式
可以说,此次条约的成功签订,毛主席的安排和用心功不可没,哪怕是一份生日贺礼,都能安排的别出心裁,实在是用心良苦。
也正是他对于中国权益寸步不让的坚持,才为中国经济与实力的腾飞打下一步又一步坚实的基础,正是他不屈不挠的精神动力才使得中国力量飞得更高,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