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煜观史
编辑/明煜观史
大家新年好呀。
春节悄然过半,虽然今年严禁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仍在,但在电影院中,却是炮火连天。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这部2022年首部上映的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
作为2021年票房冠军《长津湖》的续作,《水门桥》在还未上映前便广受影迷关注,频频引发热议。
其中有一问题很有意思:
在面对装备精湛、科技领先的美军时,志愿军为何会不落下风,《水门桥》是不是过于夸大了我军的战斗力?
答案是:
并没有。
如果结合历史来看《长津湖之水门桥》这部电影的话,你就会发现,电影中除了战火视觉夸大以外,
其他的一切,现实只会比荧幕更传奇。
上一部结尾时有一个片段,
千里冰封的长津湖战线上,一排排被冻成冰雕的战士目视前方,手握机枪,视死如归。
而这,便是《水门桥》故事发生后的结局。
当时宋时轮将军率领第九兵团出击,想要将势如破竹的美陆战一师阻拦在进攻的路上。
经过一番严密的部署后,宋时轮将军命令众士兵潜伏在来路周围,只留敌军进入的一个口子。
强如陆战一师的美军,在灯下黑的情况下,也闷头掉入志愿军的
口袋阵中。
接连数日,都被我军用
迂回穿插的战术打得抱头鼠窜。
就连其中“不可一世”的北极熊团更是狼狈他妈给狼狈开门——狼狈到了家。
可这并不是这场战役的最终目的,志愿军有着更大的战略目标:
彻底消灭陆战一师!
不过此时的美军因战斗溃败已经逃窜各方,想要再将其堵在包围圈内,集中兵力一一吃掉,就必须更改此前战术。
也就在这时,刚刚经过大战的七连再次接到上级命令:
迅速奔赴美军撤退之路的后方,切断逃军和其他主力军的汇合。
而对方撤退的必经之路,便是水门桥。
至此,《长津湖之水门桥》的故事,正式开启。
“包抄后路”这句话听上去非常简单,但实际行动起来,对此时的七连却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
且不说连夜作战后七连将士伤亡严重,光在两军补给上便有明显差距。
陆军一师虽然是逃军败将,但对方在战力保存和衣食用品上有着很大的优势。
更为关键的一点,美军在逃亡路上不但有汽车和坦克开路,天上更有数架战斗机护航。
与之对比的志愿军,缺衣少食,仅凭双腿如何能超过机械化装备的陆战一师?
面对这种情况,志愿军能做的便是凭借不倒的精神和毅力坚持。
终于,七连在克服艰难险阻后于水门桥防御阵地和九连汇合。
“三炸水门桥”的经典战役也就此展开。
在七连来到水门桥之前,九连就已经和美军交过手。无奈双方装备差距过大,
虽然将桥面拼死炸毁,但付出了极重的伤亡。
并且在两军停战的间隙中,美军趁机派出工兵修复桥面。
如今七连赶到,双方都充分察觉此次任务之艰难,阻拦之必要。
于是二者一拍即合,决定再度找机会发起进攻,阻挡美军撤退的步伐。
七连提议,利用“巧劲”炸毁桥面,从而阻拦美军的脚步。
起初桥面确实被炸开,但在美军工兵的修复下再度恢复。
这“二炸水门桥”的举动,使美军看出志愿军拼死阻拦的决心,也让他们发誓,无论如何都要过桥,不然最后留给自己的只有死亡。
强强对碰的局面下,最终战斗一触即发。
美军将自己的飞机大炮全部搬到战场上,企图强行通过,而七连的战士们在一声声枪响之下也接连倒下。
就在眼前战斗即将成定局时,存活的战士们发动了最后一次冲锋。
这场战斗的惨烈程度,只言片语无法描述,而7连为了完成任务一往无前抛开生死的壮烈场景,更是令人一度哽咽。
这段震撼的历史长卷,
以真实的水门桥拉锯战为蓝本,将抗美援朝志愿军的精神面貌和战斗状态淋漓体现。
在真实的历史上
,中国志愿军通过隐真示假,巧出奇兵,迂回穿插而取得战斗胜利的战役,数不胜数。
其中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中的
横城反击战,
便是和水门桥一战颇为相似,都是溃败的美军触底反弹。
1951年初,随着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结束,
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我军的打击下节节败退,先是弃守汉城,之后更是被打破了胆。
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李奇微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士气如果持续低迷,到头来只会任人宰割。
他经过长时间的思考部署后,
决定从东西两线分别对志愿军阵地发起进攻,意图将志愿军重新打回三八线以北。
得到消息后的志愿军总部当机立断,制定
“西顶东反”的作战方针:
以部分兵力在西线汉江南岸组织防线,限制敌军脚步;以主力部队在东线诱敌深入,找准时机,包围打击,制止其进攻。
作战方针虽然计划明确,
但朝鲜地区多山地丛林,一旦包围圈稍有疏漏,便很容易导致敌人逃脱。
因此,在这场战斗中,志愿军
采取战役上多层迂回包围和战术上分割包围的战法。
先是安排第42军以迅雷之势攻占敌军所属的物安里、石子洞,为后续部队打通前进道路;
后又指挥第42军攻占广田,从侧翼与第40军汇合,击溃敌军4个连,直接截断敌军往来之间的联系。
第39军117师更是冒着枪林弹雨一夜急行30公里,切断敌军支援道路,并与大部队汇合后,按照原计划对敌军进行分割围剿,然后逐一将其消灭。
这场迂回穿插的经典战役从2月12日清晨开始,到2月13日清晨结束,仅用一天时间,便歼灭南朝鲜军第8师3个团、美军第2师1个营、美军和南朝鲜军4个炮兵营,另歼南朝鲜军第3、第5师各一部,共歼敌1.2万余人,缴获各种炮139门、火箭筒122具、各种枪6200余支、坦克7辆、汽车550辆,迫使敌军在东线后撤26公里。
抗美援朝战役中可歌可泣的事迹多不胜数,类似长津湖、水门桥和横城反击战也只是其中壮阔历史长河激起的浪花。
战争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先辈用生命换来的和平却需要我们更加珍惜。
恰如陈凯歌导演在《长津湖之水门桥》发布会上的题词一样:
“长津湖水今何在,万里长城入眼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