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2年,对于全国乃至郑州来说,一个关键词一定必不可少:
城投!
城投这个词在房地产市场出现的频率非常高的。
可以看下来自克尔瑞的数据:
截止到2022年7月,地方城投类公司已获取了40%的地块。集中供地以来,城投类公司在22城总拿地金额近9000亿元,占总金额的28%,拿地幅数超过1000幅,占总幅数的38%。
这种趋势并没有大幅度减少,就在近期的成都土拍中也得到体现:
第三次土拍中,地方城投类公司不管是幅数还是金额占本次成交的77%,成为土拍的主力军。
当然,郑州也不例外,不妨回顾下:
第一次土拍在拿地的有:龙湖,永威,越秀,常绿,郑地,碧桂园,保利等,在这次土拍中,我们看到了城投,国央企,民企。
第二次土拍在拿地的有:郑地,保利,经开管委会,郑新科创,金水控股等等,我们看到了保利+城投。
地三次土拍,一共有23块地,除了流拍的3块,其余都是城投托底,再难见到其他身影。
在这种大趋势下,想要不流拍,唯有城投托底了。
然而这些城投都安全吗?给你一则新闻:
持续逾期的这些城投包括:
广西柳州市东城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洛阳古都发展集团、许昌建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贵州双龙航空港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等
那么对河南来说,到底还有哪些相对安全的?除了郑州外,河南其他地方的城投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河南这么多城市到底如何排序等等?
2
首先来看18个地市,排名到底谁先谁后?
对于名次,其实大家都在争,彼此不服,今天我们可以从经济,债务和经济综合来看,到底谁比较强。
1、首先来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我们都知道地方财政主要有两部分,一个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个是政府性基金收入。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主要就是税收,他代表着这个城市的活力,工业的强劲,牛逼的企业等等。
而政府性基金收入,主要就是卖地了,然后有关部门拿着这部分钱,进行基建建设等等。
看到这里我们就会明白,一个城市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越高,税收就不错,这个城市的未来将会越来越好。
到底如何,可以看下面这张图:
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超过1000亿的有:郑州;
超过200亿-1000亿的有:洛阳,南阳,新乡,平顶山,安阳;
超过100亿-200亿的有:商丘,许昌,驻马店,开封,焦作,周口,三门峡,信阳,漯河,濮阳;
低于100亿的有:鹤壁;
看到这些数字,基本上大家的数值在100亿-200亿这个区间。
而郑州是遥遥领先,差不多是第二名洛阳的3倍。鹤壁则是最后一名也是唯一一个没有破百亿的城市。
这也就告诉我们,对于河南来说,郑州真的是不可或缺。
但是增速来说,安阳是第一,而漯河是第二,唯一下降的只有郑州。
2、我们从城投债务率方面来看:
前十名分别是:郑州,商丘,开封,周口,许昌,洛阳,三门峡,驻马店,平顶山,濮阳
郑州虽然实力比较强,但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却是下滑的。
城投债务率比2020年提高了67%,也成为省内第一。这跟当年的事情也有很大的关系。
跟2020年相比,周口的变化却是比较多的,提高了69%。只有平顶山,漯河,和信阳则是下降的状态。
2021年漯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幅度比较大,城投债务率下降最多。
跟去年持平的只有驻马店,其余的城市提高基本在40%-50%。
3、经济直接看GDP,这个我们说的比较多,不过多阐述,想要详细了解,可以添加文末微信,直接发给你。
于是你会发现,排序就出来了:
第一:郑州,洛阳,南阳,新乡
第二:安阳,商丘,平顶山,焦作,开封,周口,信阳、驻马店,许昌
第三:濮阳,漯河,鹤壁、三门峡
此刻,马上要过年,要买房,就很清楚自己城市的价值了。
3
那么,城投债主要集中在哪里?
截止到今年11月份,城投平台存量债余额为5560亿元,涉及发行人118家。
发行主体评级来看,AA及以下平台占比是比较多的,共67家。从债券类型来看,私募余额是最多的。
存量城投债主要集中在郑州,洛阳以及省本级,占比61.7%。其中郑州存量债规模是最大,涉及平台也多,大约有27家平台。
其次规模在200亿以上的是商丘,开封和许昌,比较少的城市有:濮阳,安阳,信阳和鹤壁。
不妨就以郑州为例来说,
27家存量债平台,市级和区级的各有10家,国家级园区有3家,其他园区有4家。
郑州市级资产规模发债平台前三名是郑州发投,郑州地产和郑州公投。
郑州今年的土拍托底就是
郑州地产,他主要负责就是土地开发整理,基建和保障房建设等等。
但它并非最大的发债平台,最大的是郑州发投,负责的是市政工程基础设施建设,轨道交通等业务,截止到2021年底,拥有18家全资及控股一级子公司。
郑州公投主要负责是供水,供热等公用事业,子公司郑州自来水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辐射范围是比较广的。
具体的关于存量公募债的平台资料,大家可以看这张图了解一下:
发这么多的债,那么,到底是什么时候到期呢?
数据显示,
城投债到期及行权压力主要集中在明后两年,未来两年存量债占比大约为69%。而2025年,2026年,2027年以后基本上是下降的趋势。
2022年即将是过去式,
2023年的两个到期峰值是4月和9月。到期以及行权规模分别是270.7亿元和261.8亿元,其次是3月,5月,6月,8月份也比较高。
具体到各个城市是如何呢?
截止到11月份的数据,从规模上看郑州,洛阳,商丘是比较多的。
但是从未来一年城投债到期以及行权占比比较多的是:漯河和信阳。
第二比较多的是三门峡,驻马店,鹤壁,商丘,南阳,焦作,新乡,周口,安阳。
低于40%的有:洛阳,平顶山,郑州,开封,许昌,濮阳。
明后两年,城投债对于一些城市来说真的很难。
4
2022年的最后这两个月风向骤变,对于全国来说,都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
但是我们都知道政策和市场两者是脱离的,市场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就像地方政府的艰难,并不是一两个月就能缓解的,一切还需要时间这个魔法师来填平。
城市选择不对,一切都白费,在这个时候显得格外深刻。
对于河南来说,郑州是非常突出的,有更多的资源,更好的配套,更多的企业等等。
如果你真的不想去郑州,一定要按照有价值的城市来选择。毕竟有些城市买了真的没有意义,在河南“鹤岗化”城市并不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