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输入验证码,即可复制
微信扫码下载好向圈APP, 登陆后即可进入消息页面查看验证码
只需要3秒时间
“太阳能+”采暖无疑在河北火了,虽不能与燃气壁挂炉及空气源热泵等相比肩,但大有望其项背之势。这是光热采暖发展的最好时代。最起码在河北地区是这样。

那么河北“太阳能+”采暖模式会被其他省份复制,在全国遍地开花吗?

就目前情形来看,似乎有可能性,但却又无可能性。

何可能性之有?

一、政策。

首先,从国家层面来讲,《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能综通新能〔2020〕29号)指出,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供热等非电利用,因地制宜推动生物质、地热能、太阳能等非电利用方式,显著提升可再生能源在北方地区清洁取暖中的比重,推动可再生能源非电利用在我国能源转型中发挥更大作用。这表明“太阳能+”采暖的位置在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将有可能被提升,这也将为全国推行“太阳能+”采暖模式提供了政策前提。

其次,从省市政策来看,以陕西省为例,截至2019年年底,完成城乡居民煤改电、煤改气等清洁能源替代249万户,2020年计划再实施75万。陕西省发改委将按照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热则热的原则,会同省级财政再安排资金7亿元,继续推进散煤治理,落实好建设运行“双补贴”政策,进一步完善峰谷电价政策,指导各市加大工作力度,推进多能互补试点项目建设。“宜热则热”虽被放在了末位,除却被重点提及的地热能,“太阳能+”采暖模式的推广也有了可能性。

再次,从部分地区实践来看,除却河北以外,山东、甘肃、山西等地都有部分“太阳能+”采暖标的出现,其中山东地区规模较大,而山西、甘肃等地大多以单户或者村庄为单位,有“试点、示范”之意。这些时间都为“太阳能+”采暖后期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极具借鉴意义。

二、态度。

从对“太阳能+”采暖模式的效果反应来看。此前,在阳信某清洁供暖会议上,“太阳能+生物质”采暖模式备受好评。而近期有消息传出,秦皇岛市将大规模推行“太阳能+生物质”采暖模式。而山东不少地区领导也透露出对“太阳能+”采暖模式的认可,尤其是“太阳能+生物质”采暖模式。不少资深行业人士也表示,无论是从造价还是运行成本来讲,“太阳能+”尤其是“太阳能+生物质”是最适合农村地区冬季采暖的发展改造模式,既能满足供暖需求,又能烧水做饭,更贴合农户需求。

由此看来,“太阳能+”在农村地区发展前景可谓广阔无垠。

然而,“太阳能+”的发展似乎如早春的草地——“遥看草色近却无”,一切都在想象之外。

政策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基石。但只有政策,却无任何实际行动,政策也就成了摆设。北方农村地区清洁取暖改造重点城市中,不少地区也都推出“宜热则热”的发展原则,但在后期实施过程中,往往还是走“煤改气/电”的老路子,一方面并未单独做出“太阳能+”采暖模式任务设计,另一方面,即使有“太阳能+”采暖方案,但并未给“太阳能+”采暖模式做出单独的补贴政策,前提条件的准备不足,为光热采暖的复制推广带来阻力。

再次,虽然圈内圈外人士不少人已经认识到“太阳能+”采暖的优越性,但作为考虑到方案的重新制定以及改造任务的完成情况,部分地区“太阳能+”采暖模式被复制推广的可能性就变得有些微弱。

总而言之,“太阳能+”采暖模式虽已在河北打开“缺口”,但是要想在国内北方农村地区大面积推广,年内可能性较小。而年后,或许会有转机,抓住清洁取暖大潮的“尾巴”。光热行业要做好的就是不断积累,蓄势待发,即使只是“尾巴”,也能盘活整个光热行业。更何况还有人士预测,清洁取暖的路其实还很长,那么太阳能采暖面临的发展机遇也将更大!
保温建筑圈
12391 查看 4 0 反对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立即注册

  • 有鸭梨的怪蜀黍

    2021-1-9 20:36:30 使用道具

    来自: 北京来自: 北京来自: 北京来自: 北京
    河北全是雾霾,看不见太阳
  • tynhhh

    2021-1-10 08:41:23 使用道具

    来自: 中国来自: 中国来自: 中国来自: 中国
    我想用,那里有。
  • 1019haitang

    2021-1-11 01:43:15 使用道具

    来自: 北京大兴来自: 北京大兴来自: 北京大兴来自: 北京大兴
    哪里有啊
  • 叮叮铛铛00

    2021-1-11 21:10:06 使用道具

    来自: 福建来自: 福建来自: 福建来自: 福建
    针对河北可以做到辅助,居民燃烧天然气太贵了。。。